秋季,天气逐渐转凉,昼夜温差变大,经过一夏的消耗,脾胃功能容易减弱,而凉爽的天气又让孩子新陈代谢趋于稳定鼎冠优配,正是调理脾胃、促进吸收的“黄金期”。
不少家长发现,孩子入秋后容易出现食欲下降、反复感冒、大便不调、睡觉不踏实的情况。这往往与脾胃功能减弱有关。
中医强调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,所有吃进去的食物都要依靠脾胃运化,才能转化为身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。脾胃不好,吸收跟不上,自然影响生长发育。
今天,邀请到李兰铮主任,给大家分享三款适合秋季的助长汤饮,材料常见、做法简单,帮助家长为孩子温和调理。
01、健脾润肺汤
材料:茯苓、山药、百合、南杏仁、瘦肉。
做法:所有材料洗净鼎冠优配,加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,喝汤吃肉。
展开剩余66%功效:茯苓健脾祛湿,山药补气养阴,百合与南杏仁润肺止咳。夏秋交替时孩子容易肺燥脾虚,出现干咳、食欲不振、大便偏干,此汤能温和调理脾胃、滋润肺燥,提高营养吸收能力。
02、益气开胃汤
材料:太子参、莲子、芡实、陈皮、红枣。
做法:莲子去芯,红枣掰开,所有材料加水浸泡20分钟后,炖煮30分钟。
功效:太子参益气生津,莲子与芡实健脾止泻,陈皮理气助运,红枣调和脾胃。适用于入秋后胃口变差、消化较弱、容易腹胀的孩子,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改善挑食、积食等问题。
03、滋阴防燥汤
材料:沙参、麦冬、白扁豆、玉竹、蜜枣。
做法:白扁豆提前泡软,所有材料放入锅中,加水小火慢炖50分钟。
功效:沙参麦冬滋阴生津,玉竹清热润燥,白扁豆健脾化湿。秋天气候干燥,孩子容易出现皮肤干、嘴唇干、便秘、睡不踏实,此汤能滋阴防燥、健脾安神,帮助改善体内津液平衡。
这些汤方均选用常见药食同源食材,性味平和,适合大多数孩子秋季调理服用。家长可每周为孩子安排2-3次,根据孩子的实际体质情况灵活选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食疗仅作为日常辅助调理,不可代替治疗。
如果孩子已有明显消化不良、腹泻或感冒发热等症状鼎冠优配,应先咨询专业中医师,辨证调理后再进行食补。不要盲目用方,以免适得其反。
发布于:广东省倍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